桂林打造中医药文化面向世界的窗口

来源:桂林日报作者:周文俊 罗奎 师顺虎时间:2016-06-27 10:39:54 浏览次数:

6月7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率队来到全面落成的桂林崇华中医街,就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进行调研。他强调,发展健康养生产业要坚持“大产业”思维,突出“+”思维,加快与历史文化、旅游度假、医疗保障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强化营销策划,将桂林的生态养生资源,与瑶医、侗医为代表的中医文化养生资源等包装起来,形成行业优势,打造产业品牌。

深厚的文化资源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又一独特优势,在加快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过程中,桂林市委提出“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将历史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利用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打造国际旅游胜地新的旅游文化业态。

桂林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曾经是岭南中医药高地。2013年7月,桂林出台《桂林市中医药复兴规划(2013-2020)》,推动桂林中医药事业全面复兴。同时,以建设崇华中医街为抓手,引进优质中医资源,搭建互联网平台,积极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全面打造中医药文化面向世界的窗口。

曾经的岭南中医药发展高地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算起,中医药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来,中医药代代相传,并以其显著的疗效一直守护着国人健康。

地处南方的桂林,曾诞生和聚集许多中医名家,并留下无数珍贵历史遗迹,是岭南中医药发展高地。尤其值得书写的是,这里还有壮医、瑶医、侗医等自成体系和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在桂林和岭南的广大山区熠熠生辉。

“早在北宋时期桂林就有中医诊疗记录,当时著名中医刘仲远口授‘养生汤方’在南溪山刘仙岩摩崖石刻上被发现。”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到元代至顺年间,吕流在桂林城边三皇殿(今三皇路西段)塑十代名医像,并择师培养医学人才;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品医学官邓以忠在三皇殿建明理堂,传授阴阳学与医学。至1911年7月,24位桂林医家面对外辱内患、俗医混杂、中医将废之乱局,齐聚漓江之畔的叠彩山上,典其产业,筹措资金,成立崇华医学会,意图弘扬中医、复兴中医,而这是近代广西成立时间最早的中医药民间学术团体。

民国时期,桂林中医药发展空前繁荣,涌现大批知名中医,如擅长内科的王德辅、文心一,擅长内科温病的周康甫,擅长儿科的宁少松、谢绍棠,擅长内妇儿科的阳吾暄、唐小石、龙树村、陈济武等,其中王德辅、文心一、宁少松、龙树村被誉为桂林“四大名医”。据统计,1946年时,桂林执业中医就有38人,是广西中医药发展的中心。

文旅融合向世人展现中医药文化魅力

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是历史的馈赠,更是一种传承和发扬的使命。

围绕市委提出的“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桂林市卫计委积极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医药文化,打造新的文化旅游业态,多形式全方位向世人展现中医药文化魅力,宣传中医药精神内涵,共享中医药发展实惠。

2013年和2014年,我市连续两年举办桂林市中医文化节,围绕“弘扬中华文化,宣传中医科学”主题,组织开展“漓江论坛”、“中医健康大讲堂”、“国医大师讲习班”、“中国(桂林)国际健康养生论坛”,以及贴近百姓、服务民生的“广场中医文化宣传周”和“百名中医拜师”等系列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和弘扬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才,为中医药发展复兴打好基础。

2014年9月,桂林崇华中医街开工奠基,计划打造成中医文化面向世界的窗口和桂林旅游转型升级的新标杆,形成国际旅游胜地新的旅游文化业态。

“桂林目前每年有超过400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我们通过建设崇华中医街,把传统中医药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既提升桂林旅游品质,也可向世人展示辉煌的中医药文化和原汁原味的桂林民族医药。”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

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创意主题的崇华中医街,以“桂北民居”建筑形式为载体,融合中国传统“儒、释、道”和中医养生文化、民族民俗风情、文化创意、历史怀旧等元素,布局了中医传统文化传承区、名医馆区、中医药特色养生区、中医药商业区等街区。

在名医馆区,王琦、孙光荣、石学敏等三位“国宝级”国医大师,以及四川乐山中医院院长汤一新、广西中医学院教授韦桂康、国医大师班秀文弟子李莉等学界翘楚纷纷落户。身负响亮招牌效应的大师们,不仅开馆问诊,还将不定期到桂林授课讲学,向市民和中外游客传授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并指导相关医院学科建设及广大医务人员临床实践。

在中医药特色养生区,汇聚了壮医、瑶医、侗医等桂林民族医药。“我们的民族医药世代相传,凝聚了一代代先辈的智慧和心血,在中医街开馆坐诊,对我们民族医药来说,是一个向中外游客展示文化和精髓的绝好窗口,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已有40多年壮医行医经历的崇华中医街壮医医馆馆主唐华先生说。

今年5月28日,以儒、释、道、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桂林国学研究会成立。该研究会将利用崇华中医街国学大讲堂,每周开展一次包括中医药在内的、面向市民和游客的国学讲座。同时,市卫计部门还创建“崇华中医全球云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广泛传播和普及包括中医药文化等的知识。

推动建设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桂林的努力并不止于此。

“我们正全力推动在桂林建设一个在传承、宣传中医药文化方面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该教育基地以桂林市中医医院、崇华中医街为依托,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

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以市中医医院为基地,桂林市一流的中药标本陈列室、国医堂、中药百草园、治未病中心;以桂林崇华中医街为载体,紧密围绕中医药文化主题和特色开展工作,不仅要建设成为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还将打造成国家中医药文化名街和引领国内中医药智慧养生的标杆,使其成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展示场所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阵地,成为中医药工作者、院校学生、广大市民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医德医风教育的课堂,成为面向社会普及中医药知识、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展示的窗口。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复兴。

目前,桂林崇华中医街各项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各医馆、商铺开始试运行,将于6月底举行开街仪式,该街将进一步引领和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复兴、发展。市中医医院正式启动了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项目,6月初组建了以市中医医院为理事长单位的全市中医医疗联合体,推动市、县中医医疗机构横向联合,促进中医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高,共享中医药文化建设成果。


?